2023 年多家上市企业因银行账户冻结引发市场关注,经营风险凸显。如装饰行业龙头广田集团受恒大债务问题影响,大量账户冻结,公告停牌并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成 “ST 广田”,股价暴跌。企业账户冻结若应对不当,经营将受严重影响,以下是一些自救攻略:
自救一、查来源:明确冻结主体是应对关键。有权冻结账户的包括司法、监察及部分行政机关,如公检法、监察委、税务、海关等。可通过要求银行提供、根据业务推测、起诉银行等方式获取冻结信息。极端情况下起诉银行,银行会为证合法而提供冻结信息。
自救二、合法性审查:辨别冻结措施合法性意义重大,违法冻结主要有六大类型:
1)超职权冻:机关冻结需依法,如法院执行部门无执行案件而冻结属超职权,超职权冻结应无条件解冻。
2)冻结程序违法:权力行使有程序规定,如海关未责令纳税义务人提供担保就冻结属程序违法,应及时解冻。
3)冻结期限违法:法律对冻结期限有明确规定,如法院民事保全、强制执行冻结期限一年等,超期必须解除。
4)账户属于禁止冻结情形:有规定明确不得冻结和不得整体冻结的账户范围,违反即违法,禁止冻结账户需立即解冻。
5)被冻结账户主体错误:冻结有严格规则,不得超范围冻结他人账户,确与案件无关应三日内解除冻结。
6)超标的冻结:冻结金额以涉案金额为限,账户金额不足时可能出现超标的冻结,这是法律禁止行为。
自救三选择合适的救济渠道:明确冻结合法与否后,针对性选择应对措施。
以下三种均是针对刑事案件中从采取的冻结措施的救济途径:
1、向采取措施的机关申诉或者控告:确属违法冻结应第一时间向冻结主体申诉控告,有理有据阐述违法原因。
2、向检察院申诉:检察机关可监督诉讼活动,企业认为账户冻结违法可要求法律监督。
3、参与庭审,提出意见:刑事侦查冻结措施,被冻结单位可申请参与庭审要求解除冻结。
以下两种均是针对行政行为中采取的冻结措施的救济途径。
4、向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或纪检监察等部门进行控告:行政机关违法冻结,上级机关或有关部门可责令改正。
5、提起行政诉讼:冻结属行政强制措施,申诉控告无果可提起行政诉讼。
6、提起执行异议或复议:执行程序中认为冻结违法可提执行异议,财产保全中视情况提执行复议或异议。
合法冻结的三条求生之道:
1、财产保全置换:被保全人或第三人提供充分有效担保,法院可解除保全或变更标的物,企业可据此解除账户冻结。
2、强制执行和解:案件进入强制执行,达成和解可解除冻结,方式包括申请人申请 + 被执行人担保等。二是双方和解+申请人撤回申请。此时,申请人可以争取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并说服申请人撤回执行申请。撤回执行申请后,申请人在2年期间内还可以申请执行,申请人的权利并不会丧失,只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,促使申请人撤回执行申请是可能实现的。
3、刑事案件担保
对于刑事案件审理期间采取的强制措施,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》第三百四十二条的规定,为保证判决的执行,人民法院可以先行查封、扣押、冻结被告单位的财产,或者由被告单位提出担保。据此,被告单位可以提供担保,以争取法院不对账户采取冻结措施或者变更冻结措施。
资金,是企业的血液,是公司运作的命脉。保证公司资金的正常运作,是保障公司发展的根本。企业一旦遭遇银行账户被冻结的突发事件,应遵循“查实情-辨是非-选路径”的自救攻略,并通过专业团队开展应对和处置工作,以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,及时解除违法冻结措施,妥善化解合法冻结带来的风险,从而将账户冻结给企业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,避免企业出现类似停牌、戴帽、股价持续暴跌等严重危害后果。